首页

午夜暗香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5 22:49:48 作者:为了拍照不要命?妨碍公共秩序的“打卡”该管管了 浏览量:19425

  中新社广州7月16日电 题:从“北上南下”看大湾区融合发展新态势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跨境理财通”“港澳药械通”落地实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顺利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年多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硬联通”“软联通”持续加强,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深中通道(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珠江两岸“串门热”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成果之一,深中通道自6月30日开通以来,车流量保持高位运行,珠江口东西两岸掀起“串门热”,有力促进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更加高效便捷流动。

  近年来,在粤港澳三地的共同推动下,大湾区建设热潮翻涌,11座城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迈上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新台阶,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从2018年至2023年的5年间,大湾区经济总量新增3.2万亿元,相当于“新造了一个深圳”——2023年,深圳GDP达3.46万亿元;同期,大湾区新增常住人口约1600万人。

港珠澳大桥(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优质生活圈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正在加速形成。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顺利实施,“北上南下”双向奔赴热潮不断,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带来了新动能。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自2023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7月7日下午,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香港单牌车突破100万辆次,大湾区融合迎来新里程碑。

  香港中文大学肿瘤病理博士后陈博南是珠海市博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他表示,自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他几乎每周都会从香港过桥前往珠海。以前这样的行程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只需要一个小时,有助于提高他们科研工作的时效性,为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提供了便利。

  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拓展了港澳发展空间,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曾经杂草丛生的滩涂上,一栋栋产业楼宇拔地而起。更引人关注的是高端科创资源的加速汇聚,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汇聚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1.5万名科研人员。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告诉中新社记者,大湾区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是要推动粤港澳协同创新。他希望充分发挥港澳“超级联系人”作用,构建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

  明年合办全运会

  逾5年来,广东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比如,广东推动10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粤港跨境通办,覆盖经济、教育、科创、民生、就业、政务等各领域;联合港澳先后发布183项“湾区标准”;持续推进职业资格认可,累计超3900名港澳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

  2025年,粤港澳将首次联合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有望进一步加速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我们将与广东方面探讨体育场馆的使用,通过引进更多国际赛事,在大湾区建立更多体育IP品牌,从而推动三地旅游、经济发展和消费。”香港广东青年总会主席霍启山近日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足球交流赛开幕式上说。(完)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无方向盘仪表盘 新概念自动驾驶汽车成“移动会议厅”

呼和浩特5月4日电 (记者 刘文华)4日一早,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景区内,体验蒙古族服饰旅拍的年轻人在店内化妆、试衣,为留下美好的旅行回忆做着准备。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江苏常州发布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 以立法促产业创新发展

港乒老将黄镇廷:希望女儿看到我拼搏的样子

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李晓喻)美国宣布,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的加征关税。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举打压中国相关产业意图明显,将对中美两国经贸合作造成损害。

浙江106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企500强

据介绍,四川金融监管局督促川内银行机构在省、市、县分层级建立工作专班,调动全行资源,做好人员、机制、资源等各方面准备,加强与区县工作专班对接,四川银行机构已组建各级工作专班1902个,实现“应建尽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